Search

【3月16日】議息前美股靠穩向好,道指升174點或0.53%,標指升0.65%,納指升1.05%。白...

  • Share this:

【3月16日】議息前美股靠穩向好,道指升174點或0.53%,標指升0.65%,納指升1.05%。白宮開始派錢,美股炒經濟復甦,能源及航行股帶領標指試衝3990阻力。科技股經過一輪斬倉後靠穩,息口上升令融資成本增加,納指雖回調較深,同樣令反彈空間較大,短期要看能否升破13460這一阻力位。十年債息仍企於1.6厘之上,今次息口上升影響未完,美聯儲態度成科技股走向關鍵,要待週四議息後才有較明確方向。
週四議息,料息口仍會不變,早前預估最早要到2024年才會加第一次息,但隨著經濟復甦,全球GDP大幅反彈,加深了通脹壓力,現時有人開始估2023年起碼會加息3次,息口要升至2.5厘才會見頂回落。息口何去何從,要待週四議息後,要從美聯儲的利率點陣圖中找答案。
拜登政府再花1.9萬美元刺激經濟,刺激美股反彈,糖已食又回到老問題,究竟錢從何來?拜登競選時指,未來會利用加稅增加財政收入,其中企業稅將由21%提升至28%,又會削減多項稅務優惠,也會向富人開刀加稅,目標是未來十年增加2.1萬億美元的稅收。派錢利好經濟,股市自然炒上,但加稅令企業盈利減少,是利淡消息,美企除了要面對利息支出增加外,開始要擔心稅務支出大增,壓縮了盈利空間。
不過白宮今次要通過加稅計劃也有相當難度,起碼要有10名共和黨參議員支持該法案,才有望過到國會,估計這會是一場漫長拉鋸戰,最終加稅方案也可能有所縮減,但期間會長期困擾美股反彈。料即使通過加稅方案,最快也要2022年才會生效。
美國經濟有1.9萬億美元流入力撐,美股一時三刻死不了,但資金回流美元,資金減慢流入新興市場,區內資產價格有很大回吐壓力。A股跌勢沒完沒了,創指2月見過3476後,在過去的一個月內,從高位回吐25%跌至2608,按反彈38.2%規律,理應可彈至2940附近,怎料上週最高只見過2771便回頭向下,噚日再跌4%又跌回2644,距離上次低點不足1.4%,似乎向下破底機率大於反彈上2940。
A股如此弱勢不難理解,過去兩個月新基金吸金8000億,是去年首6個月的吸納量,是大媽突然富有了?非也,只是投資氣氛好,市場提早透支了購買力,偏偏2月美元開始逆轉,資金由流入中國變成回流美元,美匯從89反彈上92.5,這一下資金流逆轉,改變了A股的購買力,資金出現逆轉,央媽變招提早收緊銀根,才發生現時的資金荒。
內地有多水緊?上週有多隻百億級明星基金放開申購,引發上週四及上週五A股反彈。過往這些明星基金吸金力甚強,市旺時會限購,不是大媽有錢想買就能買到,上週重新放開申購,估計吸納新一批的大媽錢再戰股市,怎料連這些明星基金也出現銷售麻麻,跟1月時相差甚遠。假若連明星基金都吸不到錢,更難指望其他基金有新錢流入撐市,這也是噚日A股再跌原因之一。從過去兩個月透支了未來6個月的購買力來看,估計未有兩至三個月都是頗難捱的日子。
回說港股,恒指仍受制於中美股市的冰火洗禮,晚間美股造好,帶動港股高開,但A股回調拖累港股升幅收窄,A股收市後,市場又憧憬美股上升而反彈,料這種情況仍會維持一段日子。
內地缺水,港股難有起色,過去港股靠北水撐場,現時北水由淨買入變成淨沽出,短期不要再期望2月的好日子會很快重臨。過去數月熱炒股份,資金慢慢意識到無新錢再炒上,每次反彈成為最後套現機會,在買盤越來越弱下,只有陰跌一途。港股由1月開始,日均成交突破2200億元,2月反覆增至3000億,現時已跌回不足2000億,成交縮減反映入市資金不繼,要再炒上難度很大,短期能守住28600不死,已是上佳表現。

希望大家多一點👍及多share支持一下🙏
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
#圖太郎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